近日,在浙江寧波鎮海區澥浦鎮十七房村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點,村民拿著“綠色存折”陸續前往兌換。根據規則,凡是垃圾分類做得好或參與志愿服務的村民都能在“存折”中增加積分,累積到一定數值,可用來兌換陳醋、大米、肥皂等生活用品,還能兌換健身器械使用券、家庭醫生和健康體檢等服務。小積分,大作用,“綠色存折”成為以小創新撬動垃圾分類大課題的有益嘗試。
當前,多地正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。由于意識相對薄弱,在鄉村推廣垃圾分類存在不小難度。如何調動個人積極性,關系到垃圾分類治理的效果,考驗著有關部門的治理智慧。將垃圾分類行為與積分掛鉤,積分既可兌換生活用品,也可兌換健康服務,“綠色存折”這一實踐立足農村實際、簡單易行,讓村民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,不但有利于吸引村民自覺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,更有助于將環保意識植根于村民心中。
垃圾分類、環境保護不是一日之功。改變管理理念、創新方式方法、強化正向引導,既是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題中應有之義,也是提升環境保護實效的關鍵之舉。把好理念、好做法化為百姓的普遍共識、自覺行動,變“要我分類”為“我要分類”,人人參與、人人保護,農村的人居環境才能變得更加美好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0年12月08日 05 版)
本文轉載自人民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