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環衛,顧名思義,即在海上進行的環衛工作。一般情況下,以垃圾打撈及水域保潔為主,作業難度相較陸地上有所增加。
?
“十三五”以來,在政策推動下,我國海洋生態保護工作成效明顯,作為我國人海和諧共生重要實踐區的渤海、長江口-杭州灣和珠江口臨近海域(下稱“三大重點海域”),環境情況總體得到改善。不過,要注意的是,海洋生態結構性、根源性、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。
?
由此,2022年2月,生態環境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《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》(下稱《方案》),進一步明確治理要求、重點任務等,推動全國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沿海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?
近幾年,水域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,相關機構測算,內陸水域及海岸線、城市水域等開啟的環衛保潔市場,規??蛇_到千億級。今年印發的《方案》,首先在攻堅范圍上就有所拓展,從上一輪的渤海接續到三大重點海域、“2+24”沿海城市及其管理海域,要求到2025年水質較2020年提升2個百分點左右,濱海濕地和岸線得到有效保護,形成一批具有全國示范價值的美麗海灣。
?
且《方案》對此共部署了8個專項行動和2項重要舉措,拿下重點海域治理這塊“硬骨頭”的決心可見一斑。具體來看,攻堅任務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:
?
1.陸海污染防治,包括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、入海河流水質改善、沿海城市污染治理、沿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、海水養殖環境整治、船舶港口污染防治、岸灘環境整治等。
?
2.開展生態修復,包括加強區域珍貴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、加強漁業資源養護等。
?
3.加強風險防范,提升污染監測水平及突發事件應急監管能力。
?
4.建設美麗海灣,堅持治理與監管并重,實施“一灣一策”,推進美麗海灣建設、海灣生態環境常態化監測監管等重要措施。
?
其中,統籌陸海污染防治共涉及7個專項行動,無疑被放在了重要位置。
?
通過《方案》的表述,結合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的解讀,海上環衛市場的走向就已經很明朗了,一是入??谂欧盼锾幚?,特別是總氮控制與削減設備需求有望擴張;二是周邊城市水環境的治理,如雨污分流、管網升級改造等,以生活污水處理為主;三是養殖行業的尾水處理工作要再提提速;四是海洋生態修復,包括加強生態數據監管等。
?
為筑牢海洋生態屏障,共享“海闊天空”,海上環衛工作的進程亟需加快。
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