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設置沉砂池的目的是什么?曝氣沉砂池的工作原理與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區別?
答:沉砂池的設置目的是去除污水中泥砂、煤渣等相對密度較大的無機顆粒,以免影響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。
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離或離心力分離為基礎,
陜西污水處理設備即控制進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速度,使相對密度大的無機顆粒下沉,而有機顆粒則隨水流帶走。
平流式沉砂池是通過控制進入的污水流速,以重力分離無機顆粒;而曝氣沉砂池是由于曝氣作用,在池的橫斷面上產生旋轉流動,整個池內水流產生螺旋狀前進的流動形式,無機砂粒由于離心力作用而沉入集砂槽中。
2、氣固比的定義是什么?如何確定適當的氣固比?
答:氣固比(а)的定義是溶解空氣量陜西污水處理設備(A)與原水中懸浮固體含量(S)的比值,氣固比選用涉及原水水質、出水要求、設備、動力等因素,對于所處理的廢水好金國氣浮試驗來確定氣固比,無試驗資料時一般取0.005-0.06,廢水中懸浮固體濃度不高時取下限,如選用0.005-0.006;但懸浮固體較高時,可選用上限,如氣浮用語剩余污泥濃縮時氣固比一般采用0.03-0.04。
3、如何改進及提高沉淀或氣浮分離效果?
答: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,增大懸浮顆粒的直徑,減小流體的黏度等都能提高沉淀或氣浮分離效果。如:通過混凝處理增大顆粒粒徑,提高水溫以減小水的黏度。另外,也可以減小氣泡直徑來提高氣浮分離效果。
4、生化需氧量、化學需氧量、總有機碳和總需氧量指標的含義是什么?分析這些指標之間的聯系與區別。
答:生化需氧量(BOD):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。
化學需氧量(COD):在酸性條件下,用強氧化劑將有機物氧化為CO2、H2O所消耗的氧量。
總有機碳(TOC):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的含碳量。
總需氧量(TOD):有機物除碳外,還含有氫、氮、硫等元素,
陜西污水處理設備當有機物全都被氧化時,碳被氧化為二氧化碳,氫、氮及硫則被氧化為水、一氧化氮、二氧化硫等,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。
這些指標都是用來評價水樣中有機污染物的參數。生化需氧量間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量?;瘜W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機物量,此外廢水中的還原性無機物也能消耗部分氧??傆袡C碳和總需氧量的測定都是燃燒化學法,前者測定以碳表示,后者以氧表示。TOC、TOD的耗氧過程與BOD 的耗氧過程有本質不同,而且由于各種水樣中有機物質的成分不同,生化過程差別也大。各種水質之間TOC或TOD與BOD不存在固定關系。在水質條件基本相同的條件下,BOD與TOD或TOC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。